1.圍繞礦井作業(yè)計劃組織安全生產,嚴格執(zhí)行"先安全、后生產","不安全、不生產"的原則,綜合平衡好礦井安全生產,當好領導的參謀。
2.深入現場,掌握安全生產動態(tài)變化,掌握礦井生產過程中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安全隱患。及時發(fā)現問題,消除安全隱患,做到指揮生產心中有數,杜絕違章違紀,防止瞎指揮。
3.對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匯報要認真聽、詳細記、記錄要有時間、有單位、有姓名、有內容、有安排意見、有處理結果,當班處理不完的問題要向下一班交待清,做到事事有著落,件件有回音, 條條有記錄。
4.對上級下發(fā)的安全生產文件、指示、通知、通報、命令要及時報送,請示領導,按照領導指示意見,認真貫徹落實。
5.對基層匯報的影響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,要及時向值班領導及有關領導匯報,并按領導指示迅速組織處理,排除隱患,恢復正常生產。
6.掌握礦井災害預防處理計劃和井下避災路線,發(fā)生事故時要嚴格按事故匯報程序匯報,并按領導指示,迅速組織搶救處理。
7.參與編制礦井災害預防處理計劃,并根據專業(yè)特點提出主導意見和建議。
8.搞好礦井安全生產統(tǒng)計工作,及時向礦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,為各級科學決策提供依據,對各種臺帳、記錄等資料,要嚴格管理,達到規(guī)范化要求。
9.按照煤礦調度條例的要求,堅持組織召開安全調度會、生產平衡會和有關專題會議,當礦井遇有重大事故發(fā)生時,按照事故匯報程序向領導和有關部門匯報,并在礦長的統(tǒng)一指揮下,調動一切力量,積極組織人員進行搶救。
10.崗位人員嚴格執(zhí)行交接班制度,上標準崗、干標準活,堅持嚴、細、準、快的調度作風。
11.對一切生產數據要認真計算和核對,為嚴防出錯,不經核對的數據和報表不能報出。